CEO火成网红!这家车企,到底是清流还是泥石流?

定制西装的车企有哪些-定制西装排名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前段时间,我刷抖音时遇着一位奇男子——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Ingenlath)。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海外版抖音Tik?Tok不让玩了,作为尊贵的车企CEO,托马斯竟然在入境隔离的14天里,毫无包袱地跑到抖音当网红!煎饼果子是最爱。

拖布桶来洗衣服。

托马斯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隔离生活,俨然和普罗大众眼里“摇着一杯82年的拉菲、谈论几个亿的小目标”的CEO们完全不同!

高端大气上档次是没见着,接地气的吐槽倒是听了一箩筐。

不过托马斯先生这网红当的,可不止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他的辛(dou)苦(bi),更是为了……你以为我要说卖车吗?

嘿嘿嘿,你错了。

托马斯先生想让你们了解的是——他的身材!

是的,这位真·运动博主,每天都在做运动,还开直播,一边运动一边分享保持身材的方法。

这个在抖音上“出·卖”他的肉体的奇男子,不只靠他机灵的小脑瓜,自研了“现代化天然智能波轮洗衣机”——拖把桶。

还在给大家分享自己的书单时,点名推荐了自家的老对手马斯克的传记。

极星的品宣可能要哭晕在厕所啦!

不过,正因为大家很难想象每天西装革履、万人之上的品牌CEO,竟然会做这么多接地气的事儿,这份反差萌倒让托马斯成了网红。

还因为长相神似《碟中谍》的汤姆克鲁斯,而被网友们戏称为“车圈阿汤哥”,涨粉杠杠地!

他发布这些视频的账号并不是他自己的个人号,而是——极星品牌的官方账号。

试想一下,王传福在比亚迪官方抖音上“跳健美操”,李书福上吉利官博分享“生活小妙招”,尹同跃打开奇瑞官网,写下一篇“我在奇瑞办公室罚站的那些年”……原谅社长不厚道的笑了。

而且,托马斯还把自己这支“车圈CEO中的一股清流”的风格,带到了造车上!

01.?创始人和他的“清流”品牌

,”

可能很多人对极星这个品牌并不熟悉,但相信大家对于沃尔沃必定是耳熟能详。

而极星,正是以性能优越、成绩辉煌的赛事合作伙伴身份,而被沃尔沃全资收购,最后成为沃尔沃的高性能部门。可以说,极星就是奔驰的AMG(子品牌梅赛德斯)、宝马的M部门(运动系高性能车)。

随着沃尔沃被吉利巨资收购,极星就成了沃尔沃和吉利合资共有品牌,2017年独立出来,成了吉利探索高端性能车的主力品牌。

所以这次,“阿汤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止为了参加北京车展,更是为了在开幕会当天,把因日内瓦车展取消而延迟亮相的Precept拉出来溜溜。

其实,托马斯宣布Precept即将在国内的新工厂进行量产时,社长并不惊讶,因为极星旗下两款车都在国内进行生产,所以Precept国产的可能显然很大。

尤其是今年年初的时候,Precept还因为首次对外公布外观设计“火”了一把。

靠着与之前推出的Polestar?1、Polestar?2完全不一样的设计,这款新产品成功颠覆了大家对极星就是电动沃尔沃的认知。

不过,摆脱沃尔沃的影子,走自己的设计路线,对于极星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有一位敢当网红的CEO托马斯,极星注定是要不走寻常路,甚至在很多方面跟主流车企们“唱反调”的。

最抢眼的,莫过于托马斯的那句:“只做500续航以内!”

汽车一次行驶的距离在450-550公里之间,那为什么要更多的续航呢?我不能开那么远,我的孩子也受不了,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范围。

显然,托马斯是在跟“续航保700km争800km”的大势掰手腕,

在很多人眼中,续航里程可以说是人们购车最重要的参考标准,为了解决人们的里程焦虑,车企们也是绞尽脑汁。目前市场上主流纯电车型,也达到600公里的续航水平,陆续突破700公里,甚至还要追求更高。

而阿汤哥“只需要550公里”的理念,明显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

但也不能说全错,毕竟全球最畅销的Model?3续航里程也只有445公里,国产新势力中,销量最高的蔚来ES6,续航也只有430公里。

极星没有陷入争夺续航里程的竞赛中,而是选择了坚持别的:追求更好的驾驶体验与操作性。

——毕竟,高续航的大电池,不仅影响操控,还会侵占更多乘坐空间,也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而这一点就是极星要打出的“核心卖点”。

02.?看不上的自动驾驶,看得上的豪车性能

,,

在各大新势力竞争智能化、电动化的今天,思路清奇的托马斯反其道而行之的事不止这一件。

就在前几日,极星2(Polestar?2)在享誉全球的“德国年度车”豪华组的评选中胜出,并将与其他另外4个组的获胜者一起,进入今年“德国年度车”的最终评选。

谁能想到,作为这份殊荣的获得者,竟然连“自动驾驶等级”都不给标注一下。

是没有吗?

极星2

在智能化浪潮下的今天,L2级辅助驾驶系统的装配率已经接近3成,技术先进的车企甚至超越L2级的技术,可以做到L2.5级、L2.9级来满足更多需求。

Polestar的辅助驾驶套件却没有标注等级,与市场上装配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竞争起来显然很吃亏。

加上为人诟病的语音系统,似乎智能化已经成为Polestar的一大短板。

为此,社长特意找来极星的驾驶辅助套件对比来看:

Polestar?2的辅助驾驶系统,在账面上已经达到“L2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水平,Polestar完全可以换种宣传方式“L2+级自动驾驶”,或是把L后面的数字标更高。

——毕竟市场上都是这么做的,这样才能有卖点,有噱头!

但Polestar的做法却是这样的:“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任何汽车生产商都不具备实现个人完全脱离驾驶行为的先进技术。自动驾驶将是一个功能,针对高速公路和交通堵塞的辅助是很完美的。”极星团队永远不会认为汽车会退化到毫无驾驶品质,或者只是一部带轮子的iPhone的呈现形式。

看到这儿,我其实挺头疼的。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智能化、电动化大潮的今天,凡是问一句电动车的人都知道自动驾驶,极星这操作可是吃了大亏了。

一线销售们可能也成了继品宣之后,哭晕在厕所的人啦!

当然,“性能”毕竟是Polestar的基因,为了强调驾驶感受,选择不去迎合大众市场需求,放弃宣传辅助驾驶而是主打驾驶体验牌,也是可以理解。

毕竟,这种独特的造车理念虽然不是主流,也算得上是造车届的一股清流了。

就市场反馈来看,托马斯倒也没吃太大的亏。

在Polestar?2没有上市之前,特斯拉Model?3长期称霸各国销量榜单,其中,挪威市场在2019年被Model?3作为整个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霸占着。

但这一切,竟然在今年8月Polestar?2上市后发生了改变,挪威OFV数据显示:8月份?Polestar?2在挪威销售504辆,而特斯拉Model?3仅264辆;挪威在8月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到了70.2%,

极星2和特斯拉Model?3在瑞典和挪威市场上热度对比来源:Google?Trend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在Polestar的老家瑞典。

据瑞典BIL数据显示:8月,Polestar?2在瑞典的销量为284辆,超过了Model?3的235辆。许多媒体的标题甚至都变成:Polestar?2成功阻击了Model?3的冠军宝座。

赢得挪威和瑞士两个欧洲关键市场的认可,确实很值得骄傲。

但极星未来的路,真的能一帆风顺吗?

03.?极星的清流之路,是新能源车市场的探索

其实早在今年初,社长就带着大家关注过这个品牌。

作为Polestar之前作为沃尔沃性能部门时,还曾在2017年全球顶级赛事WTCC中夺冠,从沃尔沃独立出来转型做电动汽车后,但追求性能的基因没有改变。

V60?polestar搭载的Ohlins避震器就继承到Polestar身上。

也是在那篇文章里,我向大家提出了一个概念:电动车最大的革命之一,就是彻底斩断了原有的燃油车的“性能定价体系”。

原文链接:当BBA还没醒悟时,这家豪华品牌来告诉你:新能源到底颠覆的是什么!

简单点说,就是原本要花20w,才能提高3秒加速度的燃油车定价体系,将不复存在!

在电动车的世界,提高零百加速度,你要付出的甚至可能只是一次OTA升级!

同样地,性能品牌转型电动化,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福特同样是一个很好的例子,Mustang?5.0L?V8原厂只有466马力,而电动化后的Mustang?Mach-E足足塞下7个电机,堆出1,400匹马力,可以比肩顶级跑车布加迪Chrion的1500匹马力。

显然,性能产品电动化后可以轻松突破燃油机动力上的瓶颈,这就是电动化为性能产品带来的最大优势。

而Polestar正是想抓住这个趋势,跑出一条新赛道,做高端性能车领域的第一人。

于是,第一台高端性能车极星1,定价高达145w,全球限量生产500台!

而在这个以特斯拉为首的“大降价”时代,极星现在标新立异的一切,都像在摸索上一条绝路。

或许它和主流新势力背道而驰,但当初搞线上销售的淘宝,不也和彼时的实体商超截然相反吗?

极星这套“不走寻常路”的解法,我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我尊重极星给出的答案。

文章素材与来源于网络,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宝藏”品牌阿尔法?罗密欧的中国新起点

“F1首任霸主”、“法拉利之父”……

毫无疑问,阿尔法?罗密欧是一个拥有灵魂的汽车品牌。

称呼阿尔法·罗密欧为“宝藏品牌”,相信没有人会提反对意见。这个意大利传奇汽车品牌用纯粹而极致的驾驶乐趣征服了一代又一代驾驶爱好者,成为资深车迷心中的一道“白月光”。

过去很长时间,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个诞生于米兰城、已有110年历史的意大利传奇品牌一直颇为神秘。

对于中国这片热土,阿尔法·罗密欧的确姗姗来迟,直到2017年才进入中国。

那么,一个哈姆莱特式的问题来了:你看,阿尔法·罗密欧还有机会吗?

我的答案非常肯定:非常有机会。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在市场先生这里,先来后到的规律并不总是适用,天时、地利、人和,缺少任何一样,都可能会招致失败。

眼下,对阿尔法·罗密欧来说,这三者都已具备。事在人为,站在历史性机遇的新起点上,我们期待看到这个“宝藏”品牌在中国的闪耀。

2020年一整年注定将在魔幻中度过,对于所有处在激烈竞争中的车企来说,带来的是更大竞争压力。

但处于变革时代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却迎来了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增长,伴随着中国豪华车消费者年轻化,对于豪华车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不早,也不晚,这是阿尔法·罗密欧最好的时机。

早一步,尚未爆发的中国豪华车市场无法容得下个性的阿尔法·罗密欧;晚一步,已经饱和的中国豪华车市场亦无法装下阿尔法·罗密欧。

阿尔法·罗密欧的体量虽小,但从奢侈品角度来看,越是小众越有稀缺性,才越有追求和拥有的价值。相比于大众化产品所代表的主流价值观,这个世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热爱“小众”蕴含的精神特质。

譬如,谈及奢侈品服饰,许多国人所熟知的品牌还停留在LV、Chanel、Hermes、Gucci,这些位居各大高端商场一楼的奢侈品牌构成了大众对高端生活的设想。

但也有越来越多有实力、有个性的消费人群并不喜欢这些大众眼中的奢侈品,物质消费往往是内在个性的展现,当下的年轻消费者需要更具个性化的产品来表达思想和个性。

例如,当下的服饰等领域不同设计师品牌的兴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消费者不再追逐大牌,他们更在意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否与自己相匹配。

阿尔法·罗密欧亦是如此。

只有真正驾驶过阿尔法·罗密欧的人,才能体验到“车随意动”的心动感觉。

正如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亚太区首席运营官蔡迪霓所言:“阿尔法·罗密欧是真正的珠宝。”

2019年,阿尔法·罗密欧在美国的销量为18000辆,作为一个小众品牌成绩斐然。

相比美国市场,中国市场更大、更多元、更包容。在中国城市分级中,根据不同的维度和标准可以将城市分为一线、1.5线、二线、三线、四线、无线,还有广袤的县城、乡镇甚至乡村。

从消费理念来讲,中国消费者更爱尝鲜;中国汽车市场的跑车文化正在逐步形成,伴随着这种文化的成熟,阿尔法·罗密欧将在更多年轻人中间释放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

同时,中国社会正在孕育日益多元的价值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独立思考和多元化消费。他们与采取主动式、撒网式营销方式的规模化品牌绝缘,主动化身为“寻宝者”,去挖掘他们所钟爱的宝藏品牌。

因此,在这片极具包容性和活力的土地上,阿尔法·罗密欧具备更多的可能性与潜力。

过去三年,阿尔法·罗密欧在华战略重心集中于树立品牌形象,铺设销售网络。其先后在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举办了多场F1主题赛道日活动,这让许多消费者有了亲身体验阿尔法·罗密欧的机会。

同时,阿尔法·罗密欧在全国22个省市,陆续拓展了49家经销商,初步覆盖了主要目标客户。

“今年,阿尔法·罗密欧在上海有望销售800辆,明年有望达到1000辆。随着阿尔法·罗密欧产品出街率的提升,在聚合效应和口碑效应影响下,有望拓展更多潜在用户。”阿尔法·罗密欧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志纲介绍。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坐拥水利之便,上海人也是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人群。

近代以来,咖啡、意大利面、披萨等意大利饮食,以及西装、皮包等西方服饰都以上海发端,逐步影响全国,带动了全国的流行趋势。

同时,中国和意大利的关系非同一般。且不说意大利是欧洲首批进入“”发展框架的国家,意大利的足球、饮食、服饰文化均在中国拥有广泛深厚的民众基础。

在网络上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意大利是欧洲的“中国”。从侧面反映了意大利与中国在多个维度的共同性,这为阿尔法·罗密欧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但这一切需要过程和时间。虽然FCA对于阿尔法·罗密欧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长期规划,但蔡迪霓始终强调:“对于中国消费者,阿尔法·罗密欧是一个崭新品牌,需要打好基础一步一步来。”

同时,他对阿尔法·罗密欧和意大利其它领域的奢侈品牌达成合作,也持开放态度。意大利奢侈品在中国市场长期的耕耘将很大程度上助力阿尔法·罗密欧的品牌形象提升。反过来,随着阿尔法·罗密欧的站稳脚跟和逐步热销,意大利的文化也将得到更好的传播。

阿尔法·罗密欧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品牌?

或许英国著名车评人、三剑客之一的Jeremy?Clarkson的评价能诠释出这个品牌的真谛:“如果你未曾拥有一辆阿尔法·罗密欧,那么你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汽车爱好者。”

阿尔法·罗密欧的车主是真正热爱这个品牌的人,他们热爱Giulia的极限过弯,也惊叹于Stelvio前后50:50的配重和碳纤维传动轴。他们是一群感性的人,而驾驶一辆阿尔法·罗密欧,是最“性感”的生活方式之一。

不只是一门生意。要成为阿尔法·罗密欧的经销商,首要条件是热爱阿尔法·罗密欧。

正是基于热爱,阿尔法·罗密欧的经销商才能真心实意服务好客户,与一众车主一起,组成了中国的“Alfisti”(阿尔法·罗密欧车主的昵称)大家庭。

当然,中国市场规模大,覆盖面积广,阿尔法·罗密欧的经销商网络需要进一步拓展,才能真正站稳市场脚跟。

作为一位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曾在多家自主、合资、外资品牌任职,具备丰富市场营销经验的汽车营销老兵,曹志纲的到来,让阿尔法·罗密欧有了更深层融入中国的契机。

据曹志纲透露,接下来的5年,阿尔法·罗密欧将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降低投资门槛,大力拓展销售网络。

同时,他和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思考如何让营销模式更灵活,并提升网络效率。针对年轻消费者,把互联网时代零售模式的优势同汽车销售结合,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和他们沟通。

这些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消费者与阿尔法·罗密欧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感知到——“这车值了!”

来自阿尔法·罗密欧的一个官方数据,有高达60%的消费者在试驾过阿尔法·罗密欧的产品后被深深征服,,最终加入了阿尔法·罗密欧大家庭,成为了一名Alfisti。

除了曹志钢外,FCA亚太区首席运营官COO蔡迪霓对于曹志钢的工作非常支持,拥有天生的“意式”乐观开朗,蔡迪霓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更对阿尔法·罗密欧品牌充满信心。

2017年,阿尔法·罗密欧不仅带来了Giulia和Stelivo两款全新产品,更将两款车型的四叶草高性能版本带到了中国消费者面前。而据FCA集团的计划,阿尔法·罗密欧明年将把新鲜出炉的顶级性能产品Giulia?GTA引入中国,而概念车Tonale也在未来的5年规划内。

拥有这样一批热爱阿尔法·罗密欧的人群,以及陆续引入的多款顶级产品,以2020年为新起点,阿尔法·罗密欧正式开启属于自己的中国旅程。

网新社观点:

许多热爱汽车的中国年轻人是幸运的。因为在中国,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买到阿尔法·罗密欧了。

阿尔法·罗密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了这样一群敢于“寻宝”,不随波逐流的人。

天时、地利、人和都已齐备。对于以曹志纲为首的营销团队来说,只需架设起品牌和消费者沟通的桥梁,让更多人能够坐在阿尔法·罗密欧的驾驶位上,就足够了。

因为,一旦你坐上阿尔法·罗密欧,开启引擎的那一刻,你大概率就被她征服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