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哪里订做西装比较好

椒江哪里卖职业装-台州职业西装定制哪里有

不知道LZ是自己穿还是工作服这一类的?

个人:银河商城那条项子里,在很里面的,有一间很大的,订做西装的,不过贵的要啊!!!!!

还有貌似专卖店好像也有订做的。

以下是职业装:

台州市椒江梦好职业服饰

地 址: 台州市椒江商业街

电 话: 86 576 88522272

传 真: 86 576 88522272

台州市椒江辰宇服饰有限公司

主要经营:生产西装 职业服装 职业制服 酒店服装 定做工作服 工作服装 职业装 西服 职业西服 体闲西装等

电话:0576-88462382 传真:0576-88033529

关于入行设计行业以来困扰的问题?

今天收到一封求职信,又是一个热血青年写来的。想到台州泰格广告策划有限公司工作。

他说他发现了文学的另一个用武之地,艺术的又一片激情天空。

热血在他的血管里沸腾,创造欲使他无法按纳,一头狮子在他的心头咆哮:我要做创意!

一头公牛在他的肺里大喊:我要做广告!!

完了,又一个倒楣蛋定了。

我把求职信丢进废纸瘘,没什么好感,也谈不上厌恶,只觉得一丝怜悯。

对所谓创意的追求是这个行业浮燥的根源,把广告当成崇高的理想,把写几句卖汽水的文案当成艺术,把能不能弄出些花里胡俏的句子、图案、小故事当成一个人能力的衡量标准,这些思维形式把这个行业给搅浑了,也把一大茬子优秀青年给毁了。

今天的题目是“三十岁和广告人”,下面言归正传。

广告业缺乏三十岁左右的资深职业经理,我在泰格广告做设计总监很多年了,但是这里所谓的资深不只是说干过几个年头的广告,更要求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实力。

这种人很少,在台州不会超过三十个,稀稀拉拉地分散在为数不多的几间公司。

这个现象让人很奇怪,十年前做广告的人都到哪去了? 五年前做广告的人都到哪去了?

写诗去了还是写生去了?肯定不是,我估计多半是卖拖鞋去了。

我的同学在温岭卖拖鞋,一年能挣百几十万,

刚好是我的零头,不对,我刚好挣到他的零头。

你看看,卖拖鞋多好啊!

但很多人不这样想,因为心中有一头公牛(或狮子),

要做创意,要当大师,要赚大把的钱,领大把的奖,

要在镁光灯的闪烁下西装笔挺地做答谢词,

还要实现 *** 开裆裤时代残存下来的艺术理想。

天若有情天亦老,偏偏老天无情,让你先老。

在理想与现实的锯齿之间,无数青春被榨尽了汁水,

该失去的早已失去,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一朝梦醒吓一大跳,三十岁来了。

以前还能从自身的排骨上剔下二两肉来喂那头狮子,但岁月逼人,衣带渐宽,喂不起了。

打工、撞钟、车没买、楼没供,

昨晚加班凉没冲,今朝鸡鸣又返工,创意无影踪,逼人要发疯,

想当年热血初衷,到如今两手空空。

岁月匆匆,脑袋嗡嗡,还是卖拖鞋好,小毛头知道什么东东。

广告业里一茬子人就这样不见了。

像一堆烧尽的柴灰,在街角荡了几个圈,消失得无影无踪。

泰格广告长达两个月的寻访没有找到这一类人,

不是真的找不到,而是并不怎么想去找。

这类人的广告理想只不过是青春期的冲动,而且渗杂了太多功利的追求,

说是理想,其实是妄想。

这群人还在不断地涌过广告业,势头很猛,

上苍保佑他们能尽快地清醒下来,端正态度,把广告当成一份正经的职业,

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广告业的中坚力量,真正的资深职业经理。

另一拨年近三十的人也没有成为资深职业经理。

这拨人没有离开广告业,手里还握着文案笔,操着美工刀,

但已经不再为别人卖命,自己摆个地摊练起来,开公司了。

我的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广告业创业门槛低,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就行。

做个稿、拍条片,都能养活人

生意稍好一点,赚的钱就能比打工强,也更有成就感,个人前途更有指望。

这群人往往是广告业精英中的精英,个人能力非常强,独当一面不成问题。

但这些人开公司之后往往立即失去了原先生存的土壤,

失去了原来的大公司的支持,失去了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广告界人力资源的分散,导致作业水准的降低。

但鸟为食,人为财亡。

利益的驱动是无法遏制这些人到更狭小的空间里去赚更多的钱的。

这里所反映的,是广告业整体利润分配的不合理。

作为亚太区最大的广告市场,

以提供智力服务的广告公司却不能及时地赚到充裕的发展资金,

养不起资深人士,不能形成足够的诱惑。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广告业仍然处于草创阶段,

第一代的创业者大多和第三代创业者处于同一竞争层面,

并没有累积足够的资金去收编对手、瓦解对手。

当年萨奇兄弟囫囵吞枣式地资本运作方式对今天中国的广告公司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神话。

以目前广告业的盈利能力,没有外界资本的进入,资深职业经理的市场仍然无法形成。

三十岁,是一道坎。

要么离开,要么创业,对于很多年轻的广告人来说,迟早要面临这个选择。

广告业似乎没有给他们预留更好的空间,

做一辈子的职业经理,目前只有在外资公司才算得上有点诱惑。

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今年刚三十岁,是我一向尊重的文案高手。

我对他说,你也该作个长远的打算了,要么与人合伙开公司,

要么进外资一步一步往上爬吧。

他安静地答道:

“我的长远的打算很简单,每一个选择都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浮躁的广告业里,一个年过三十的广告人能说出这句话,几乎算得上振聋发聩。

我一向尊重他的能力,听了这番话,我更尊重他面对人生的态度。

他是个在本土公司领着万元月薪的资深职业经理,是这个行业里少有的中坚力量。

这篇文字实际上是写给二十出头的新鲜人看的。

三十岁,一晃就到,做广告并不好玩,骑驴没劲,骑虎难下,人生命运,务必仔细思量。